“网安一哥”奇安信,交出史上最差年报

“网安一哥”奇安信,交出了成立10年来最差的一份年报。

数据显示,奇安信2024年实现营收43.49亿元,同比下降32.49%;归母净亏损13.79亿元,同比大降2022.46%。

就是这样一份史上最差的财报背后,还是大肆减员、高管降薪后的结果。财报披露,奇安信2024年减员1783人,占比近20%;董事长齐向东降薪24万元,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薪酬累计减少超过70万元。

在业绩之外,奇安信却荣誉无数。如“2024年中国网安产业竞争力50强”第一名、2024市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连续七年位居终端安全软件市场第一、连续五年位居安全分析和情报市场第一、连续五年位居IT咨询服务市场第一、连续四年位居网络安全威胁检测与响应市场第一、连续三年位居数据安全软件市场第一名……

「数智研究社」不禁要问,荣誉等身的奇安信,为何业绩如此拉胯?网安行业整体如此吗?

交出史上“最差年报”背后

奇安信,最早可以追溯到360集团旗下提供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的Tob业务单元,成立于2014年。2019年4月,奇安信与360集团完成分家。2020年7月,奇安信“带病”登陆资本市场,成为“网安一哥”。

不过,从有财报披露以来的2017年至今,奇安信多处于亏损状态,且在2024年创出历史最大亏损,仅有2022年和2023年两年,归母净利润为正。从2017年至2024年间,奇安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0亿元、-8.72亿元、-4.95亿元、-3.34亿元、-5.55亿元、0.58亿元、0.72亿元和-13.79亿元。累计计算,奇安信8年时间累计亏损了41.35亿元。

对于2024年巨额亏损,奇安信从网安行业、公司两个方面做出了解释。从行业来看,“受宏观环境及政府财政情况影响,客户普遍削减预算,项目延期情况较为突出。行业价格竞争出现应激反应,同时客户在预算受限的情况下更关注现有系统的维护而非项目新建,预算向毛利率相对较低的网络安全服务倾斜,对行业盈利能力带来冲击。”

公司层面,“一方面公司坚定贯彻‘现金流优先’战略,但业务的取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营收规模;另一方面,公司在网安核心技术、网安领域创新产品的研发等均需要源源不断的投入。”

但据「数智研究社」发现,营业收入的大幅下滑,才是造成奇安信此次“史上最差业绩”的核心原因。网安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毛利率降低,进而拉低公司毛利、导致利润下滑。

另一边,在交出这份“史上最差年报”背后,还是不断减员、高管降薪等“降本”之后的结果。「数智研究社」发现,奇安信员工总数从9353人降至7570人,减员1783人。其中,研发人员、销售人员是减员的“重灾区”。2024年,奇安信研发人员减员965人至2536人,减员比例超过27%,销售人员减员438人至1198人,减员比例也接近27%。

除了减员,奇安信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的薪酬也出现明显变动。其中,董事长齐向东的薪酬从2023年的165.28万元降至140.49万元,降了将近25万元。副总裁徐贵斌(转岗)薪酬从2023年的113.89万元降至37.29万元,降幅亦十分明显。不过,董事、总裁吴云坤的薪酬从123.40万元增至139.58万元,增幅超过16万元,董事、副总裁杨洪鹏的薪酬从88.97万元增至92.48万元,整体薪酬从2023年的1545.24万元降至1474.15万元,降幅超过70万元。

网安生意都不好做

在当下,国内的网安行业是被国家高度重视,但收入水平却又比较低的市场。前些年的网络攻防演习中,网安企业靠着一种“我很牛”的幻觉,实实在在拿到了融资。

但近年来,随着大环境的降本增效、投资输血能力的断崖式萎缩,很多网安企业的生意都不好做了。

「数智研究社」统计发现,2024年营收排名前十的网安上市公司,只有绿盟科技和亚信安全,实现了营收正增长,增幅分别为40.29%、6.37%。奇安信的营收最高,达43.49亿元,但降幅也最明显,为32.49%。启明星辰作为网安市场的重要玩家,2024年营收下降了26.44%。

在总共24家网安上市公司中,奇安信的归母净亏损额最高,达13.79亿元。北信源的归母净亏损降幅最为明显,达2298.34%。深信服的归母净利润为最高,有1.97亿元,但相较2023年下滑了0.49%。增幅最猛的是数字认证,达126.68%,但归母净利润总额只有1300多万元。

事实上,很多网安上市公司常年处于现金流维持在负数、应收账款持续增长、销售费用居高不下的状态。对于“网安一哥”奇安信来说,从2017年至今,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16亿元、-9.56亿元、-11.14亿元、-6.89亿元、-13.02亿元、-12.61亿元、-7.78亿元和-3.42亿元;应收账款从2017年的2.25亿元增至2023年的62.52亿元,2024年也高达58.98亿元。销售费用指标也从2017年的4.31亿元增至2022年高点的18.95亿元,2023年和2024年也有18.50亿元、14.92亿元。研发费用从2017年的5.41亿元增至2022年的16.94亿元,2023年和2024年也有14.86亿元、14.11亿元。

从“网安一哥”奇安信的身上看,国内的网安生意很可能本就是一门烂生意。安全的需求,说实话十分重要,但很多时候并非“刚需”,尤其是在消费降级、政府预算缩减的当下。

在财报中,奇安信也明确表示,“客户在预算受限的情况下更关注现有系统的维护而非项目新建,预算向毛利率相对较低的网络安全服务倾斜。”

如此局面下,奇安信也在尝试不断调整。2024年,奇安信推动销售模式改革,鼓励销售向头部大客户集中,向直签模式集中。但全年直签销售的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非直签类的收入出现了明显下降。

展望2025年,奇安信在年报中表示将通过“四个聚焦”的战略调整,积极推动实现收入、利润和现金流的增长。公司将聚焦核心产品、核心客户、经销商体系效能提升及海外重点国家市场推进,实现收入规模稳步提升,同时努力大幅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力争实现里程碑式的新突破。

但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四个聚焦”等一系列调整,尚未见起色。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奇安信营收仍降2.65%为6.86亿元,归母净亏损为4.18亿元,仍深陷亏损泥潭之中。

整体来看,“降本增效”举措反让奇安信创出史上最大亏损,那当下的变革与调整,对于何时止住亏损、何时盈利的问题效用几何,有待时间检验。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网安一哥”奇安信,交出史上最差年报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