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名班主任因三名学生未填报北大清华,在微信群发表不当言语并欲解散群聊一事引发热议。尽管涉事学校及时发布了说明,涉事班主任也进行了检讨并致歉,然而,教育功利化以及当地对考上“清北”的学校和老师究竟给予怎样的奖励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
7月8日,当地教育局回应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称不了解奖励事宜,而网友们则态度明确:“清北崇拜”当止!
解散群聊——
学生未报清北,老师“悲愤”发表解散群聊言论
“谨以此言解散此群!”在网传的微信群聊截图中,老师以悲怆的口吻首先写下这句话,而后的群聊信息显示,该老师对该校三名高分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其他高校,却未选择报考北大、清华表示不满。
老师言辞激烈,以“三位倔强学子以自我为中心,不听学校、老师、家长的劝告,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在绝对利益面前(志愿填报),孩子们将学校、老师、家长的意见完全放在一边,不相信我们的老师也不相信家长的阅历,凭一已之好,填报志愿。我深刻反思自己,是教育的失败!是这三年班主任的失败!”等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悲伤和愤懑,并称这是“班主任教育的失职、职业教育的失败”。
该事件被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有该校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这名老师给与了颇为正面的评价,称“平时老师对学生很好,给予足够关心和照顾”。
校方通报——
涉事老师“言语不当”,“已检讨并道歉”
7月7日晚,涉事学校瑞昌市第一中学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说明:
7月6日,网帖反映我校班主任漆某芳老师“对学生填报志愿发表不当言语”。我校立即调查核实,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说明:
高考成绩公布后,漆某芳老师根据3名学生的高考成绩和与家长沟通的情况,建议填报“清北”相关专业志愿。7月5日,在得知3名学生未填报“清北”志愿后,漆某芳老师在微信群内发表了不当言语。
针对这一情况,我校立即召开教师会议,漆某芳老师在会上作出了深刻检讨,充分认识到个人行为的不当。同时,学校进一步强调家校沟通纪律,要求老师强化考试招生正面宣传引导,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学生的志愿填报。
目前,学校和漆某芳老师已向学生及家长表达了诚挚歉意,争取他们的谅解。三名学生已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报志愿。
“高考KPI”作祟?——
清北录取率或直接关系到学校声誉、教师奖金和职称评定
记者关注到,在校方通报中,并未明确涉事老师情难自抑发表不当言论的原因。
网友“五张羊皮”表示,从瑞昌一中班主任在群聊中的言辞可以推测,学校在培养冲击清北的学生上投入巨大。
有教育业内人士称,清北录取率直接关系到学校声誉、教师奖金和职称评定。部分学校对考上清北的学生设有高额奖金,带教老师也能获得数万元奖励,甚至数十万元奖励,若如此,三名本有机会进清北的学生放弃清北,班主任损失的又哪止于荣誉,更是实打实的奖金。清北录取人数还可能成为地方教育的“高考KPI”硬指标,清北录取人数占学校年度考核分数的比例颇大,甚至直接关系到校长留任和老师评职称。
记者关注到,早在2019年9月,福建一所中学就因“14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教师获得735万元重奖”而名声大噪。
网友热议——
暴露教育的功利性问题,“清北崇拜”当止
有网友认为,“清北”固然是国内顶尖学府,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但专业选择对学生未来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若只是为了满足学校和老师对奖励的追求,而迫使学生选择不喜欢的专业,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他们未来的成长。
有网友进行了直白评价:“这件事充分暴露了教育的功利性问题,一些部门和人员的‘清北崇拜’当止。”
就此,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尝试联系涉事学校无果后,联系到瑞昌市教育局,对于是否会对涉事老师进一步作出处理、网传当地对培养出清北学生的老师会进行重奖等问题,该局工作人员均表示不清楚,而对于未来该局是否会就相关问题进行通报也不明确。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杨德合 编辑 李婧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