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鼓励中职学校“整建制转设综合高中”,大幅扩容职普融通试点班;硬性要求城六区优质高中将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到区域内初中,重点向薄弱校倾斜,力促教育均衡;平行志愿覆盖更广、同分情况下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考生优先录取;西咸新区招生全面并轨……
7月14日,西安市教育局印发《202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方案》,此文件不仅为2026年中考招生定下基调,更在多个关键领域推出突破性举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招生计划向薄弱初中倾斜综合高中试点全面扩容
方案中明确规定了优质高中定向生比例。要求全市优质普通高中(含民办)总招生计划(单列计划除外)中,不低于50%的名额将以定向生形式分配到招生区域内的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并明确向“办学质量、育人效果提升明显的薄弱初中”倾斜。
另外,西安市将有序扩大中职学校综合高中班试点范围并增加招生数量,鼓励具备条件的中职学校整建制转设为综合高中。综合高中班学生注册普通高中学籍,由中职学校教学,单独编班。课程原则上以普通高中课程为主体,同时开设部分专业技能课程。同时,试点综合高中班志愿采用平行志愿模式,与所属招生单元同步填报录取,确保学生选择空间。
城六区实行平行志愿7月19日开始正式填报志愿
根据方案,全市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将坚持“阳光招生、公平公正”原则,全部通过西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招生管理平台网上进行。在录取组织架构上,体现了因地制宜和统一管理相结合的特点。
据悉, 城六区(新城、碑林、莲湖、雁塔、灞桥、未央及其开发区)的普通高中、试点综合高中班、职业高中录取工作,将由市级中考招生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浐灞国际港、航天基地等开发区所辖高中学校的招生录取,仍随其原所属的行政区进行,由开发区教育局参与组织。
五区二县(阎良、临潼、长安、高陵、鄠邑、蓝田、周至及其开发区)的普通高中、试点综合高中班和职业高中录取,由本区县自行组织,与城六区的录取工作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步开展。
西咸新区招生迎来重大调整,方案明确表示,从2025年起西咸新区直管区将作为一个独立的招生单元运作。其中,原属城六区招生单元的学校,其招生录取继续纳入城六区统一体系;而原咸阳区划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将首次正式纳入西安市统一管理范畴,它们将与直管区内原属长安、鄠邑区划的学校一起,构成西咸新区直管区独立招生单元,由西咸新区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志愿填报环节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重点,方案对志愿填报的时间和规则做了细致安排。城六区的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为7月19日至21日。五区二县和西咸新区直管区独立招生单元的考生填报志愿时间为7月22日至24日,这些区域普通高中志愿原则上采用平行志愿模式,具体填报办法由各区县结合实际确定。
城六区考生填报普通高中志愿分为两个关键批次,均实行平行志愿,并设有最低填报数量要求:
第一批次:考生可填报3所省级示范高中或市级特色示范高中志愿,但必须至少填报2所才能成功提交。
第二批次:考生可填报4所省级标准化高中(含普通高中)志愿,同样要求至少填报2所。
定向志愿:具有定向生资格的考生,每生限报1所学校的定向志愿。
综合素质与成绩并重同分排序首次细化
今年的方案中更加明确了招生顺序,如考生综合素质评价5个维度(道德品质、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实践)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均需达到C等级以上(含C),方具备普高或综合高中班录取资格。报考省级标准化高中(含示范高中),还需满足:5个维度中任意2个达B等级以上(含B),且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试至少有2科达B等级以上(含B)。
今年首次对同分考生录取排序规则进行了明晰, 当同分数段考生数大于计划数时,按以下顺序筛选。
条件优先:依次比对全国公安系统一二级英模子女、其他军人子女、少数民族考生、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考生,具备条件者按序优先录取。
指标比对: 若条件比对完仍有超额,则依次比对:综合素质5个维度评价结果中高等级个数多者优先。若相同,则比理化生实验和信息技术操作考试4个结果中高等级个数多者优先。
学科成绩: 若以上仍无法区分,则按学科考试成绩高低依次录取。
专家观点:西安招生改革破壁探路,以生为本构建高质量育人新生态
华商报首席教育评论员,知名教育专家刘鹏认为,此次西安高中招生改革,彰显了以生为本的教育初心与系统施策的治理智慧,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职普融通的深化,是破解普职二元壁垒的关键突破。“整建制转设综合高中”与试点班扩容,既保留普通高中育人底色,又植入职业教育特色课程,通过学分制管理为学生搭建“可选择、能转换”的成长通道,呼应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这正是新时代教育多样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定向生比例明确不低于50%并向薄弱初中倾斜,是推进区域、校际教育均衡的关键一招,让更多普通初中的孩子有机会进入优质高中。
今年,首次极其细致地明确了同分考生录取排序规则,涵盖身份认定、综合素质、实验操作和学科成绩,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录取过程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减少争议,体现了程序公正。
刘鹏表示,从整体来看,方案既坚持了阳光招生、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又在精细化管理上迈出坚实步伐,回应了社会关切,有利于引导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必将为西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全国基础教育招生制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千朋茹 杨芷瑶 B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