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互联网电商平台考核医生10秒开方率 每张处方价低至4毛一张

8月25日消息,据第一财经《健闻咨询》报道,近年来,互联网处方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平均市场价格稳定在每张处方0.4 - 0.6元。

报道称在这看似低廉的价格背后,实则隐藏着一条发展成熟的电子处方产业链。

当下,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医药电商平台(像美团、饿了么、阿里健康等),为满足消费者庞大的寻医问药需求,纷纷引入外部供应商来提供处方服务。

而这些具备互联网医院资质的开方公司,为了开展业务,又需要招募大量全职或兼职医生来负责开方工作,其中兼职医生占比较大。

医生们在线上灵活接单,这种模式与滴滴打车类似,医生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安排,自由选择接单任务。

在费用结算方面,医药电商平台会根据实际开出的处方量,向外部供应商支付每张处方0.4元 - 0.8元的费用。

而作为产业链中的外部供应商,开方公司会按照每张处方0.2元 - 0.4元不等的价格给医生结算报酬。

具体支付金额并非固定,而是会综合考量医生的处方单量、在线时长、10秒开方率等多个指标来确定。

然而,若将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的开具与实际的互联网问诊服务进行对比,会发现二者在开具速度和价格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正常的线上问诊流程中,医生需要与病人充分沟通,了解病情后才能做出准确判断,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和精力,相应的问诊费用也通常在数十元,例如百度健康、医联等平台对外展示的网络问诊价格都在数十元左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补方开具的价格却低至几角钱。

媒体分析称,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数字化带来的效率提升,使得处方开具变得更加快速和低成本。

但在低价、高速的表象背后,其实也潜藏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今年7月,全国接入医保电子处方的机构突破35万家,累计开放量达6300万张。

另参考米内网、中康CMH等几家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2024年网售处方药的销售规模保守估计在350亿元-400亿元区间。

此前,处方药产品也已连续5年力压非处方药产品,在网售药品市场中市占率排名第一。

结合医药电商当前的强劲增长态势网售处方药的销售规模还将逐年增长。

备注:

公开报道显示,补方在中医中指的是运用补益药物纠正人体气血阴阳亏虚的治疗方法。

而患者在没有处方或病历资料时,平台根据患者自述疾病和症状出售处方药,这种行为也为补方,是平台为了满足凭处方售药的规定,事后找补的违规行为。

曝互联网电商平台考核医生10秒开方率 每张处方价低至4毛一张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曝互联网电商平台考核医生10秒开方率 每张处方价低至4毛一张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