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的夏天,家住陕西神木的康先生,原本还在为儿子小康上小学做准备,平静的生活被小康反复发烧打破。
从确诊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到骨髓移植手术,术后小康一直与排异、感染抗争,“一家人花光积蓄,现在负债两三百万。如今,小康需要肺移植,医生说还得100万。”
9月8日,康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讲述了9岁儿子生病的这三年,“只要孩子有生存希望,就想再拼一把。”
小康 家长供图
男孩6岁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移植花费50多万
康先生是陕西神木人,婚后有了一双儿女,2020年经营了一家地毯店,“本以为日子会越来越好,后来生意不好,一年后地毯店倒闭了。”康先生说,2022年小康就该上小学了,2022年7月底,小康出现反复流鼻血、发烧症状,身上还长出小红点。“送到神木当地医院做了血常规,医生就说可能是血液病,让做好心理准备,去西安再进一步检查。”随后转至西安市儿童医院,2022年8月初,小康确诊为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康先生说,2022年8月底,小康转院至西安交大一附院,因上呼吸道感染紧急住院。“医生告知我们,须进行骨髓移植手术,进舱要准备50万元。我和妻子四处筹钱,甚至借了网贷,才凑齐这笔费用。”2022年9月29日,小康顺利完成骨髓回输,“本以为移植后孩子就能慢慢好转,却没想到磨难才刚刚开始。孩子出舱后出现严重的肠道排异、肝脏排异、皮肤排异,还伴有肾功能异常。”
2022年10月25日,在西安交大一附院住院治疗一个月,病情刚有所缓解,年底孩子又开始呕吐腹泻,到2023年3月甚至便血,在唐都医院确诊为干细胞移植后肠道排异并发症,再次回到西安交大一附院治疗4个多月,病情才得到控制。”康先生说,2023年8月,孩子皮肤再次出红疹,蔓延全身,皮肤开始脱落,同时出现眼球发黄、小便呈深茶色的症状。住院后确诊为重度皮肤排异、肝衰竭倾向,还伴有眼球排异、口腔排异。
带孩子去北京租房看病刚缓解,又确诊真菌引发的肺排异
2023年12月12日,康先生带孩子转至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治疗20多天后,病情得到控制。
“当时我们在北京租了个房子,出院后带孩子在北京出租房内进行口服药物康复治疗。”康先生回忆当时的情况说,2024年1月,是小康这几年里,状态最好的一个月,能吃能喝,过年他就带孩子回了神木。结果回家没几天,小康下地一活动就喊累。2024年3月,“孩子出现行动受限、血氧饱和度降低,又紧急去北京,住院后确诊为真菌引发的肺排异(闭塞性支气管炎),确诊初期肺功能仅30%。”
康先生说,从2024年3月到8月,孩子一直住院治疗,期间反复感染,很多药物医院没有,只能从外面药店购买,“仅口服药甲磺酸贝舒地尔就需每月一瓶,开始每瓶价格40388元,后来降到20388元。”2024年8月起,这一年来,小康日常每周住院一次,“每次还需自费静脉输注丙球抗感染。”
病情恶化转院浙江进ICU,等待肺移植巨额费用无着落
今年4月以后,小康总是呼吸困难,“用着制氧机高浓度吸氧都不行。5月30日,孩子又喘不上气,再次紧急住院。这次病情极为严重,我们咨询了北京各大呼吸科专家团队,得到的建议是:要么放弃治疗,要么进行肺移植手术。”康先生说,8月26日,孩子从北京转院至浙江大学附属二院。
“到医院上午还好着,晚上孩子高烧不退,第二天都烧得意识不清了,也不吃饭,就像老人弥留之际的状态,嘴里念叨着妈妈是坏人,打针都是毒药,说爸爸也是骗子,还问我,‘不瞌睡为啥睁不开眼?’说完这些娃就陷入昏迷了。”康先生说,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小康被插管后推入ICU抢救。“医生找我们谈话,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进行肺移植手术。孩子现在每天插着呼吸机、人工心肺机等肺源。”
康先生说,儿童的肺源和成人的有一定区别,“肺源要根据胸腔大小、血型这些来匹配,可能说有就有了。医生说要准备100万才能够肺移植和后续治疗,这笔费用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求医路上总有人问负担得起吗?他说钱没了可以再挣,人没了就真没了
说到费用,康先生又感激又发愁。“这些年,在医院看病的费用花了100多万,医保报销有一半,主要难的是吃药,很多药都只能在外面买,价格昂贵,都报不了。家里现在外债有200多万,有的是欠亲友的,有的是从银行贷款的。”他说,小康生病以后,他们夫妻俩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在帮忙,“为了小康看病,我哥家电店也被掏空了,弟弟的餐具店也倒闭了。给社区交材料申请救助这些事,都是他们在帮我办。也很感谢社区和民政部门,2023年民政救助5000元,2024年民政救助了4000元。水滴筹上也有很多好心人帮助过我们。”
“每天ICU有15分钟探视时间,看着孩子身上插满管子,那么小的身躯却要承受这么多痛苦。之前孩子偶尔清醒时,望向我们的眼神,人又舍不得放弃——他还在努力活着,我们怎么能先认输呢?只是这路,真的太难走了,ICU平均每天就得1万元。”康先生说,移植后并发症太多,为了给孩子治病,这几年早已负债累累,“在北京看病时,有好心医生听了孩子看病花了这么多钱,问我负担得起吗?我说钱没了还能再挣,人没了就真没了。”
“虽然孩子正处该上学的年纪,我一点都不奢求他去学知识能识字,他只要能健康活着,喊我一声爸爸,我都知足了。”康先生说。
家乡社区:他家里条件也不好,带着孩子在外地看病多年,是低保户
9月9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在康先生提供的水滴筹记录上看到,此前已经结束的筹款项目有两个,一次已筹金额14677元,一次13116元。截至9月8日,小康正在进行的的筹款,已经筹到41542元。康先生说,三次筹款分别为小康确诊时、肝衰竭和这次肺移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住院病人诊断证明书上显示,8月26日起小康在ICU病区住院,诊断有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曲霉菌性肺炎(烟曲霉)、Ⅱ型呼吸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状态、脓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不全等19项。
8月29日,康先生签署了儿子小康的《人体器官移植等待者知情告知书(肺脏)》。
9月9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还联系到了小康陕西老家的社区——神木市迎宾路街道办迎宾路社区,多名工作人员都知道康先生家的情况,“弟弟(小康)生病,他爸爸带他一直在外地看病。社区有补助的都会通知他们来申报,交材料这些事都是他爸爸家兄弟来办理的。”
负责康先生家的社区网格员说,小康从2022年开始生病,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看病费用医保能报一部分,他家里条件也不好,是当地的低保户,“之前做了骨髓移植后,在北京治病,前几天说要做肺移植去了浙江。要申请大病等补助,交材料都在社区,家里人也都一直在帮他们申请。”
如果您也被小康所牵动,想献出一份爱心帮帮孩子,可联系康先生13165700012。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佘欣 编辑 李婧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 029-8888 0000)